星期三, 3月 24, 2010

台北.小吃.生活

近來,把《台北小吃札記》閱畢。從初看之時到漸漸被吸引,再到後來滿足的將札記闔上,還真像用慢火熬煮食材般,越熬越是有味道。頗合胃口。

對於我,這本書不僅僅只是在談論小吃而已。他似乎就從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情,談到小吃店的經營方式,再到經營者的心態,進而成爲一道道擺在你我面前,實實在在,滿足口腹之慾的佳肴美食。處處皆顯示出地方上市井小民生活的面面觀。乃至於一個地方文化的形塑、發展與轉變。

書中屢屢談到,小吃最重要的就是「目測」。舒國治的觀察實在不容小覷。舉凡店家的一擧手一投足,盡收舒國治眼底。其對吃的講究,除卻店家的手藝與用心外,還可更進一步的層層剖解,為你娓娓道出部分小吃的製作細節、背景或歷史淵源,讓你得以大略的一窺究竟。就算是不慎明瞭的製作手法,也能提供一些可能的製作方式、猜測。而其對店家在小吃上,各司其職的分工,更隱約帶出了爲人處事上的一種態度與食物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。甚而明言,這類用心的小吃,會是將來的趨勢所在!這點,我雖不置可否,卻也頗爲認同的。

舒國治除了對小吃有自己的一番觀察與體會外,就連自己在吃上,也體現出了一種養生絕學。在某些店家用餐時,總會囑咐店家少鹽、少味精、少芡這類似乎以食材原始口味為考量的吃法。甚至於考慮到本身體質與勞力上的不同,很自律的在食物上多半選擇口味比較傾向清談的食物。

其中,他走訪各處,尋覓個中美食的方式也挺生活化的,多半以步行爲主。於小巷中慢步,猶有巡幽探祕之感。而小巷中,時能找到一些昔日舊時光的古樸情懷。舒國治到台灣南部走走時,便有部分時間是爲了緬懷這些帶有舊時代的純樸民情。

看舒國治走訪各處尋訪小吃的方式,偶爾買了小吃就帶著,邊走邊吃,實則就是你我身旁平常人士生活的一部分,再平常不過。雖平常。卻又是很多人都未必能做到的。

噫,說了這麽多,其實我還沒吃過他所說的食物呢!一笑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