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12月 14, 2006

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II - 補闕之文

感謝阿彤提到的東西方哲學之說與自由的另一角度思考結晶,讓阿藏找到了一些表達得到的感覺:)


繼續上下冊,内外篇之說:P
上下篇如果真要分的話,還可以有這樣的分法:


上篇的内容比較多牽涉哲學(且不論東方西方)
其用詞與思想有很多各哲學家學説的思想。這點,可以通過吉兒針對海安的辯駁時,察覺得到。
而吉兒與海安甚或其他大部分的友伴,大部分探討的皆屬於所謂外在部分的自由。


下篇的内容給人很心靈與内在的感覺
文中其對於馬蒂不屬於任何宗教的説法,不知道是否和本身個人的想法一樣。
對於耶穌,確實,同意阿彤的説法,耶穌提供了馬蒂更爲深入的探尋與搜索。
行動,沒有一定的範圍,可以是流浪出走,也可以來自身旁周圍的一切事物。
能否體會得到,都是很個人的。


再來補充一點,馬蒂觀星的部分,也很類似佛祖觀星象悟道的經歷。爲何佛祖觀星象悟道,這星象怎麽個讓人悟道,我是暫時還不知道的。倒是作者對於星星那一閃,‘卻需用去不知多少光年才能傳送到我們眼前。然而,我們的生命相較星星的那一閃,卻是那麽的微不足道’的思考很佩服。

雖然有所為沒有宗教的説法,只是,縱觀全文,阿藏仍然感覺得到。只是,讀了第二遍,卻仍然只找到根佛家思想相仿的敍述。其他的宗教思想是否存在,阿藏不知道,也可能因爲阿藏短淺的認知,還沒真正接觸過其他宗教學説,因此沒察覺到這點。


題外話:
任何形式的發表甚或探討,其前提甚或首要的條件是,開始時,不以絕對的否定與不認同來看待。當無法認同的念頭出現時,探討早已經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了。

4 則留言:

MEthoNG, 幻藏 提到...

這回復,是阿藏留給你的...

通過他人影響而接受/收的思想甚或做的決定,可以的話,盡量避免。老實說,當初父母和哥哥也是以心靈寄托之類的説法,嘗試要我選擇宗教,這宗教呢,當然就是佛教了。當初,本身還是十分的抗拒以心靈寄托爲由的説法。後來,自己嘗試接觸與了解了相關的思想後,慢慢釐清一個所以然,這時候,才開始接受佛家思想。

所以,之前《傷心咖啡店之歌》的回復中,我提醒了你,要做自己的思考判斷。盡量不受文章内容的影響。畢竟那是我的想法,未必是適當的:)

坦白說,如果你有觀察,我老是用佛家、佛理甚或佛學之類的用詞,卻甚少出現佛教的字眼。因爲想到大部分人既有的宗教觀念,才會如此。現在想回來,往後,也許不必那麽避諱使用佛教這類的字眼了,畢竟,這已成了一種趨勢,屬形勢所逼。

其實沒什麽我能說的,不過,阿藏想告訴你,阿藏相信你能做得到的,一直以來都是這麽地認爲:)
相信你自己。別誤會哦,這不是什麽認同,你也不需要任何人的認同;)

p/s: 如果覺得不妥,告訴阿藏,阿藏刪除掉這
無畏的累贅之文:)

匿名 提到...

人是群居动物,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同意这一点, 你都得接受....所以,很多时候, 难免在作任何决定的时候,会被别人或其他外在因素影响....

要有自己的思考判断, 是的...也因此, 常常都会将自己丢进茫茫的人海之中...那是另一种在迷失里寻找方向的方式....却在无意识中,使的步伐更为的零乱....

不过有一点我自己很清楚, 静静的厘清自己的心态和情绪,再寻找出口, 才是我现在最需要的....:)

书, 我不会尽信, 虽然与朱少麟的思想层次不同,在思维频率上却觉得有些相似,使我愿意在书里,去探索一些方向....

匿名 提到...

嗯...
同意啊
^___^

通常,人們都會做些選擇性的吸收...

朱少麟的作品其實蠻具衝擊性的...
就覺得,對現時的青少年有所幫助...
其實,也未必是青少年...
任何人都該看看的:)

是值得一看的:)

匿名 提到...

其实,她反应的, 是属于我们现在这个世代的迷惘。。。所以是属于任何一个你我的。。。